这也是茯苓被称为“四时神药”的原因。
茯苓伏藏土中而生,得土气至厚,所以它能补脾土。
脾主运化,脾虚往往就是运化无力,运化无力就容易生湿,也就是说脾虚的同时往往有湿浊内生。
这个时候既要补虚,又要消除已经停留的湿浊,茯苓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茯苓健脾的作用虽然不如白术、苍术,但是它甘淡平和,就像老牛耕田一样,缓慢安详。
在一点一滴中帮助身体纠正偏颇。
如果松树根上有茯苓,那么松树上一定会有菟丝子。老话说,千年古松,下有茯苓,上有菟丝。
菟丝子,它是一种寄生植物,既没有根又没有叶子,彼此交织缠绕, 依靠其他植物蔓延生长。
菟丝子补肾是非常好的,它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,补而不峻,温而不燥。
菟丝子以种子入药,诸子皆降,降到哪里去呢?降到肾中去。
各类种子在冬天成熟的时候会把自己封藏起来,等到来年春天卯足了劲儿生根发芽。
所以,菟丝子它能走到肾中去,添油点灯一样帮你把肾中精髓补足,并且牢牢地封藏起来。
菟丝子入肝脾肾经,不仅能补肾,还能健脾,养肝。
像脾肾不足导致的怕冷,便溏,眼睑浮肿,黑眼圈加重,腿脚软弱无力,小便清长,以及肝肾不足导致的目暗不明等,都可以用菟丝子来泡茶喝。
莲子是莲的干燥成熟种子,有补肾的作用。
古人吃莲子有个秘法,这个法子记载在《王氏医案》里:
莲子,最补胃气而镇虚逆......日以干莲子细嚼而咽之,胜于他药多矣。
意思就是说,将干莲子细嚼后咽下,用莲子的甘香镇胃,比吃什么药都强。
脾胃不足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,不过要注意莲子品质的把控,否则嚼起来不但没有甘香,还会有一股苦涩的味道。
莲子还能养心安神,对于心神不宁、容易失眠、老做梦的人来说有很好的作用。
古人对莲子尤为偏爱,认为吃莲子能返老还童,长生不老,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,但也间接验证了莲子不俗的养生功效。
这个方子加山药、五味,山药为菟丝之使,加强补益脾胃,益肺滋肝肾,涩精,充五脏之效更好。
最后提醒大家,泡茶中药的用量因药和用途而异,养生保健时用量宜小,治病疗疾时量宜大。特殊情况可灵活变通。
以上仅供参考,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。
审核:卢药师
编辑:三七小妹
返回主页面 回复下列任意 关键词
即可查看相应文章
| 背诊 | 面诊 | 舌诊 | 汗诊 | 目诊 | 辩证 |
| 刮痧 | 拔罐 | 艾灸 | 点穴 | 足疗 | 打坐 |
| 拍打 | 拉筋 | 青筋 | 指甲| 痘痘 | 结石 |
| 肝硬化 | 家居风水 | 三伏贴 | 醋泡蛋 |
| 妙招 | 测试 | 冬病夏治 | 自己能治病|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